![]()
“以前做CT得往市区跑,来回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做,还能拿到大医院专家的诊断报告,实在是方便!”近日,在普宁市梅林镇中心卫生院,刚做完CT检查的村民张伯对记者说。这一变化,正是普宁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普宁市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将医共体建设作为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惠及城乡群众的关键抓手,围绕“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共享资源”三大举措,全力推动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华侨医院2家医共体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2025年第三季度,普宁市基层就诊率为65.41%,同比增长20.18%.目前,普宁市已有8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国家推荐标准,高埔镇卫生院、后溪乡卫生院正在积极申报推荐标准;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健康获得感持续增强。
创新机制,激活医共体建设“新引擎”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中,普宁市始终以党建为核心抓手,率先构建“总院党委-支部-党员”三级协作机制,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华侨医院两家医共体总院均成立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49个党支部扎根科室一线,1491名党员成为服务基层的“先锋队”。通过开展“医心向党,守护健康”党建品牌活动,党员专家带头下乡义诊、开展健康宣教,2024年累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分级诊疗机制的创新,则打破了“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壁垒。普宁市人民医院医共体选取流沙东、流沙南、流沙西、流沙北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斗文村等3个村卫生站作为试点,推行“网格化管理”,开通检查、检验、住院及专家诊治绿色通道。自2024年8月试点以来,已有519人次通过该机制顺利分诊至总院。同时,该市建立明确的转诊标准和程序,2025年两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双向转诊超1.1万人次,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在医防融合领域,普宁市同样探索出特色路径。以普宁市人民医院医共体为例,该院制订《医防融合方案(试行)》,选取占陇镇中心卫生院为试点,派遣慢性病管理和胸痛专科博士团队驻点帮扶,对318名慢性病患者实行“总院+基层”同步管理。通过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不断提升基层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实现“预防、诊断、治疗”有机衔接。
精准施策,锻造基层医疗“强筋骨”
“以前卫生院外科只能处理小伤口,现在能做腹腔镜手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里湖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廖医生的感慨,道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蝶变。这一变化,源于普宁市“一院一策”的专科建设策略。普宁市指导26家基层分院结合地域特点和群众需求,科学谋划28个重点发展学科,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整体提升。里湖镇中心卫生院重点发展外科,2024年开展手术226台,同比增长273.19%;麒麟镇卫生院深耕中医特色,中医馆业务收入超103.5万元,同比增长406.45%;船埔镇卫生院聚焦住院服务,住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82%,基层“特色专科”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人才是基层医疗的“核心动能”。普宁市制订《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务人员服务基层实施方案》,打破编制壁垒,2024年选优配强9家基层医疗机构班子,选派115名医共体总院医护人员(含33名高级职称、52名中级职称)结对帮扶基层分院。以赤岗镇卫生院为例,以普宁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卢智略为首的帮扶团队,派驻14名常驻专家和21人次流动专家,覆盖医院管理、普外科、内分泌科等多个领域,还组织6名基层医务人员到总院进修,快速提升基层诊疗能力。2024年,赤岗镇卫生院医疗收入达603万元,同比增长10.3%,出院人数增长46%,从“医疗中转站”变身“健康守护者”。
在硬件提升上,普宁市抓住政策机遇,谋划储备10个医疗卫生项目,估算总投资约26.20亿元。此外,普宁市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截至2024年底,8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7家达到基本标准,达标率分别为31%、96%;同时,推动梅林镇、梅塘镇卫生院加入120急救网络医院,填补山区片、里湖片急救空白,2024年累计接诊急危重症患者201人,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资源共享,构建医疗协同“新格局”
为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普宁市两家医共体总院分别签订资源共享协议,搭建医学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全方位资源共享平台。至目前,两家总院已为基层分院出具检查检验报告超2万人次,不仅实现成员单位与总院的互利共赢,而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提升了医共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诊断水平。
医疗设备“下沉”是资源共享的重要体现。2024年,普宁华侨医院将一台32排螺旋CT捐赠给梅林镇中心卫生院,普宁西部山区百姓因此而受益。这台设备填补了当地无CT的空白,如今日均检查10~20人次,覆盖内科、外科、急诊等多个科室。为确保设备“用得好、管得顺”,总院派技师驻点培训,通过“师带徒”培养出3名本土操作员,还建立24小时技术咨询通道,让先进设备真正服务山区群众。
信息互通是资源共享的“加速器”。普宁市加快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一张网”布局,支持皇冠体育平台,皇冠体育app基层机构接入“揭健通”系统,实现医共体总院与分院患者就诊数据互通共享全覆盖。2025年,两家医共体成员单位上转至总院5509人次,总院下转至成员单位6079人次,双向转诊超1.1万人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更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
如今,行走在普宁,从市区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再到村卫生站,一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健康网”已悄然织就。未来,普宁市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均衡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实惠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普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