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人居环境“颜值”“品质”双提升。郑楚藩 摄
在惠来,沿着南门大街漫步,两旁花箱护栏精心打造的花箱为规整的道路镶上一道生机勃勃的流动花边;在公园晨练归来的老人沐浴着晨光,坐在长廊上惬意小憩,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宁静与美好。
阶段来,惠来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力抓好道路升级改造、城乡风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等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今,这里的每一处整洁与有序,都流淌着城市的温度与智慧,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画卷,成为市民心中可感可知的幸福图景。
精心打造示范街区,做美城市“会客厅”
惠来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庆平路等6条总长近22公里的道路完成升级改造,崭新的沥青路面平整如砥,恼人的“空中蛛网”被收束入地,沿街建筑外立面焕发时代光彩。每当夜幕降临,智慧照明系统点亮,映衬着精心提升的绿化景观,为市民的便捷出行增添舒适与美感。
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文昌阁塔周边区域也迎来新生。斑驳的园路平整如新,河畔安全护栏焕然一新,郁郁葱葱的环境绿化与精心打造的文化休闲空间相得益彰。这座历史地标如今不仅重现昔日光彩,更蝶变为市民流连忘返、品味文化与享受闲暇的魅力空间。
作为县域新风貌的亮丽名片,庆平路、南环一路、南环二路三大示范街区已完成华丽转身。沿途匠心打造的“口袋公园”如翡翠明珠般点缀街区,绿化风貌层次丰富,四季皆景,加上多媒体宣传设施巧妙融入,生动展示着惠来新型城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这3条示范街区已成为展现惠来现代气息、宜居品质与文化底蕴的靓丽风景线,成为城市名副其实的“会客厅”。
聚焦风貌整治提升,让城乡人居环境增“颜”提“质”
驱车行驶在省道S235线神泉芦园村至前詹赤沃村路段,沿线农房外立面色调和谐统一,建筑风貌协调有序,展现出一幅精心梳理后的美丽乡村画卷。这段4.25公里的道路,正是惠来县着力打造的13条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之一。
这里曾经存在“刺目”的垃圾堆、杂草丛和乱搭乱建现象。为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惠来县抢抓央企助力机遇,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全面掀起高速、高铁、国省道及县道沿线风貌带整治提升热潮。全县上下加力提速,着力补齐县镇村建设短板,致力实现城乡人居环境“颜值”“品质”双提升。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清理乱堆放垃圾杂物4.35万立方米,清拆房屋(棚)2884间,共计7.8万立方米。接下来,惠来县将继续以深入推进主干道风貌带整治提升为重要抓手,持续补齐镇村建设短板,促进镇村面貌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惠来县注重引导市民共同参与,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宣传活动,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督促沿街商户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占道摊点得到规范,破损广告招牌被拆除,卫生死角逐一清理。在严格整治中,文明的种子悄然播撒,市民自觉维护整洁有序的家园环境,共同书写城市治理的新篇章。
如今,焕然一新的市政道路迎来如织的人潮,修缮一新的文昌阁塔在夕阳中静静述说古今,绿美文化广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一切,无不浸润着街头巷尾可触可感的民生温度。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惠来县正以精致、温暖、充满希望的新面貌,向外界展现一张“和畅惠来”的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