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杰在认真工作中。郑楚藩 摄
他是一名有着16年兵龄的退伍老兵,自2018年转业回地方后,他从事的依然还是与军人相关的工作。虽然身份、环境、岗位变了,但他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没有变。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带着浓厚的军人情怀,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做好贴心服务,赢得了广大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一致好评,并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省优秀接访员”。他就是榕城区仙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职工林伟杰。
入户走访为困难老兵纾忧解困
入户走访是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做好入户走访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掌握辖区退役军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帮助解决他们的诉求,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林伟杰说道。
林伟杰通过入户,走访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困难退役军人,并运用政策及时给予援助。来自仙桥街道永安居委的退役军人陈某龙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上门走访中,林伟杰发现陈某龙身患脑瘤刚刚做完手术,因家庭经济困难,手术完陷入昏迷的他只能出院在家休养。针对陈某龙的家庭困难情况,林伟杰急老兵之所急,想老兵之所想,第一时间整理资料上报领导,一边先为其争取到一笔街道临时救助资金,另一边则是严格按照《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实地走访掌握详细资料后,按相关救助审批流程完善各种材料,并及时向上报送。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材料翔实可靠,申请很快获得通过,成功为陈某龙申请到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39151.62元。
还有一次,林伟杰了解到退役军人黄某勤家庭生活困难,其家中还有一残疾女儿,条件完全符合申请社会最低保障生活补助,但黄某勤碍于面子一直不肯申请。为了说服黄某勤,林伟杰多次上门耐心给他做思想工作,让黄某勤放下思想包袱。在林伟杰的积极协调下,相关部门很快为黄某勤办理了社会最低保障生活补助,让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像这样主动帮扶辖区困难退役军人的案例还有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林伟杰已为辖区5位困难退役军人成功申请到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共计194925.75元。
耐心真诚接待化解矛盾
接待服务也是林伟杰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退役军人年龄参差不齐,各类优抚对象身份各异,服务工作更是千头万绪,想要做好接待服务工作,除了真诚耐心细致,还要做到心中有数。”谈及对多年接待工作的体会,林伟杰深有感触。
为了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林伟杰努力学习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相关政策法规,学深吃透政策精神,做到知晓并熟练运用,确保在面对服务对象不同诉求时,都能从容应对,精准答疑解惑,依法依规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到仙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以来,林伟杰接待服务对象约50次,通过耐心真诚服务,细致解释疏导,有效化解矛盾,让服务对象满意而归。同时,林伟杰还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节日来临之际,积极开展对辖区退役军人走访慰问活动。目前,已开展走访慰问退役军人400余次,上门为退役军人悬挂光荣牌80余块,开展上门送立功喜报20余次,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增强军人及军属的荣誉感,在社会营造了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林伟杰说:“退役军人是一群可敬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为一名退役军人,能为他们做好服务是我的荣幸和责任。”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忠于职守,一如既往作退役军人的“贴心人”,在“知兵情、懂兵心、办兵事、解兵难”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退役军人工作的“行家里手”,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更精准的服务好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