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叶
中国梅花的珍贵,远胜牡丹。作家阿来说,春节前后,成都有一景观,街上会瞬间冒出很多花农卖腊梅。不由想起清代普荷的梅花诗:“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现在,不用像古人一样寻梅,只消到街上转转,便得“一半到家开”。
古人赏梅,是慢生活,也是大生活。要“寻”——“得”——“归”,一样一样来,开到一半梅就好。而今人,把赏梅变成缩写,寻梅略去,体悟空白,只取花怒放一段,仅得小小情趣一点儿笑而已。
赏梅,当然要得浅笑,但不是这般没深意。苏州“香雪海”有无数梅花身,但要懂得在旷野风雪中的梅风骨才好。雪天赏梅,有冷才有真味。“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能在这种情形下,爱上三两枝,已非常幸运。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寒梅入心境,人与梅花一样清。要凭寄深情,必去追寻梅花开放地。所以,访梅要趁早,要到现场去。
“访梅要趁早”,何意?梅花,以开在腊月的腊梅为尊,腊梅通常是默默开,那淡淡黄色,不经意,却能让你最早闻得幽香。梅花乃雅物,赏品之外,首推“探”。探时,必有难处。譬如,那时梅花只在窈窕枝头,要发现,才看到点点梅星、梅眼。
赏梅,更“要到现场去”。当然,多数人,最欢喜的现场是“春梅胭脂映枝头”。但若赏梅不遇,探得一二春消息,回去报与家人听,一样是入乎心境,别有一番所得。
梅花与雪同生,是素净花,只有素净人才会有大欣赏。因而,赏梅老人有一句妙语“花稀有风骨,半开最雅韵”。
赏梅入心境,要不得浓烈,甚至可以有点儿小遗憾。恰如清代诗人袁枚所言:“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那份依依不舍、情思绵绵,才是识得了梅花魂的心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