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规,字献可,漳州人。庆元元年任。增置韩江东岸石洲二,结架如丁公桥,名曰“济川”。辟养济院以处废疾无告者。今祀名宦。
——嘉靖《潮州府志。官师志。宋 》
陈宏规,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任潮州知军州事。他知潮有3年之久,期间,他修建济川桥;关心百姓疾苦,筑养济院,为民办实事;发展邮驿事业。
建桥利民
陈宏规(1144~1208),字献可,南宋福建漳州龙溪人。乾道二年(1166)登进士及第。庆元元年(1195)由军器监丞出知潮州军州事。军器监掌监督制造兵器,以供军用。南宋后期,事务属工部军器所,军器监事务稀简,号称储才之地。监丞为助理本监事务。从官员的任命,就可见当年潮州是比较受朝廷看重一个政区。三年,升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刚直不阿,屡劾奏不法官员。官终朝请大夫(从五品上阶文散官,相当于寄禄官前行郎中。宋代尚书省六部分为前、中、后行三等,前行为吏、兵部。陈宏规官吏部。)。
陈宏规每到一处都注重修桥造路。淳熙六年(1179)任泉州永春县令时,为政得道。其时永春县署年久失修,他积极筹划配套,“内则宅堂亭台,外则犴狱(牢狱)、仓库,与夫吏宅,一时并举,逾年而迄工”,臻于完备;横跨县城南关桃溪的知政桥,日久岌岌可危,他筹款修建,淳熙八年(1181)暮冬竣工,更名“云龙桥”。淳熙九年(1182)又扩修永春县学,延请名士讲学;既而又兴建“登龙楼”。(乾隆《永春州志》)
继丁允元于淳熙十六年(1189)康济桥西岸增筑四个桥墩建成“丁公桥”之后,绍熙五年(1194),知州沈宗禹“蟠石东岸,结亭于前,扁曰‘挹秀’”。(《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桥道》)饶宗颐、张树人《广济桥史料汇编》认为沈公“为东桥建立桥头一墩”。曾楚楠主编《潮州广济桥》则认为是所建应二洲,“东一、二洲间系石拱桥结构,两洲连为一体”。而陈宏规在任知州的翌年(庆元二年)即开始着手修桥,他实施的工程比沈宗禹更浩大:更“挹秀亭”为“济川亭”,亭之后建“见思庵”,以接待过客。同时,将工程向西面江心扩展,他不只按照西岸“丁公桥”的结构和风格,在东岸向西建石桥墩二座,其规模比“丁公桥”及沈氏所建更大,故方有《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桥道》特记上“而增广之”的一笔。湘子桥东西两端皆有桥墩,中间用梭船作浮桥的格局,至此而形成相当规模。故清。黄钊《重修宁波寺碑记》谓:“东岸筑于绍熙(应作”庆元“)间知军州事陈宏规。”后经历任州官的不懈努力,东岸共成十三墩。陈宏规将东岸石墩桥命名曰“济川桥”,桥名与亭名皆取“汇巨流,济百川”之意;时西桥仍名“丁侯桥”,一桥虽东西异称,但风格却是和谐统一的,到明代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重建时方定名为“广济桥”,与后世人的俗称“湘子桥”一并沿袭至今。
广济桥桥墩的多种施工方法,亦是古代桥工在同洪水不断斗争中产生的。在宋代,桥西十墩从开始建造至完成花了五十六年,桥东十三墩只花了十三、四年,效率相差五倍,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西岸与东岸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施工方法。据经通过水下考察的报告,西岸桥墩在早期建造时,利用枯水季节,分段拦河阻流,在拦围圈内清干河水,并投放乱石作基础,然后再用经过加工的巨石排迭为桥墩,这种方法花的时间很长。后来,在建造河东的几个桥墩时,由于水深(因系主航道),拦河的工程量太大,开始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即在河中墩位地方先抛乱石,然后用几层大木筏、上面堆放了经过加工的巨石,利用水位上涨时的浮力,牵拉至墩位地方固定,等水落时让其搁置在乱石之上,再在上面加筑墩石,这样就加快了施工进度。东岸所以时间短,是由于施工方法改进的结果。桥墩的巨石与巨石之间凿有卯榫,使相契合。桥墩之间横铺着长13—15公尺、宽约1公尺的巨大石梁,工程量是相当惊人的。这亦说明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筑桥的速度亦随之提高了。如林会于开禧二年(1206)知军州事虽仅一年,但却增筑了石洲五个。(《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
关心民瘼
陈宏规任潮州知州之后,通过察访民情,了解到有的百姓或有残疾,或贫病交困,或无儿无女,孤寡一身,长期无人过问,流落街头,甚至有倒毙于桥头、韩江堤边者,令人惨不忍睹。有感于此,陈宏规便首倡由州府设立养济院(救济院),以救养鳏寡孤独,医治无靠的贫病百姓。(《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养济院,开元寺后之废庵也。庆元丁巳(1197),陈公宏规修辟之,以处道途之病患及废疾无告者。官为置历,给其钱米并疗治之费。”),为了充实经费,他还自掏腰包,捐出私俸。他的这一善举,得到了上级和继任者的赞许,他又创建了安养院,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利民设施。(《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养济院》:“安养院,旧名养济,陈侯宏规修辟之”。)自此之后,潮州的官办救济机构逐步完善,各县也相继设立。当我们在今天回顾潮州的救济事业发展历程时,不得不提陈宏规,他在这方面的举措及他关注民生的爱民理念已永垂史册。
发展邮驿
潮州位于岭南,濒临大海,远离中原,交通不便,古时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靠陆路邮驿和水路邮驿。由于驿站多在人烟罕到的荒野,易受狂风暴雨侵蚀而倒塌,为此,转运使黄榆于绍熙三年(1192)制定改驿为庵的方案,行文让各州郡营建。(参见《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铺驿》)陈宏规积极响应,除在州城重修专门的“凤水驿”外,更多的是于“五里一亭,十里一驿”即按传统规制需建亭驿之处造庵寺以代官驿。这种庵寺既有宗教功能,僧人平时可从事宗教活动,同时又担负着负责接待官差的任务,寺内设有房舍,政府给予“马具、床榻、荐席、器皿、薪刍(薪柴和牧草)”等,其功能与一般官驿并无不同。《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载:“庆元丙辰(1191),陈公宏规益东岸之洲二,……更‘挹秀’曰‘济川’亭,以止过客,亭之后曰见思庵。”《广济桥史料汇编》记载:“见思庵为驿馆,以止过客者,备疱具、床席、器皿、薪刍之属,以供使用。官给饷田,委僧人看守。宋时制度,在交通孔道,每设庵如此。后世庵为僧尼所有,盖由演变而来。”此即陈宏规以“庵寺代官驿”的具体例证。自此以后,都沿用了这一做法,使潮州与外界的联系得以通畅无阻。
宋末为捍水患,入元随着以庵代驿的制度逐步被废,见思庵被易为神祠——“宁波祠”,祀宁波神,后圮。至明宣德十年知府王源重建,“任人以主祠事,岁时奠献,著为常典,诚欲神阐威灵,妥其水怒,俾桥得以永固而无虞也。”(明。罗亨信《潮郡广济桥宁波神祠记》)至1938年沦为民居。遗址在今韩师校门口。
由于陈宏规的勤政为民,因而受到潮人之敬仰,明。何乔远《闽书》载:“黄自求,字熙叟……嘉定间,知潮州,拨方宜等田于学以养士。潮守之贤者丁允元、陈宏规为最,自求与之齐名。”在南宋时即已崇祀于学宫大成殿左庑的贤守祠中,“盖有功于学者。”(《永乐大典。十三萧。潮州府》)后祠废,入祀名宦祠。
陈宏规后来落籍潮州,是潮安东凤鳌头乡陈姓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