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普宁市占陇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占陇镇共青团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英歌青年”实践团一同走进省级“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下寨村,共同开展“潮韵英歌,非遗新生”主题实践活动。人才驿站以“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为核心职能,全程参与策划与协调,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为垾塘慢板英歌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力量。
在引才方面,人才驿站主动对接高校资源,引入哈工大(深圳)实践团,并为其提供实地调研、非遗访谈与技艺观摩等全方位支持。通过组织与下寨村“两委”干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鸿合的座谈,驿站帮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慢板英歌“慢而不滞、刚柔并济”的艺术精髓。通过走访英歌壁画、老祠堂等文化地标,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非遗历史底蕴与文化温度的感知,为创意转化筑牢基础。
在“育才”方面,人才驿站依托下寨村英歌训练基地,协助安排传承人开展系统教学,涵盖脸谱绘制、动作分解、节奏把握与绝技示范等多个环节,切实推动“传帮带”机制落地。在驿站的协调下,实践团成员全程跟训,近距离学习“竹简倒水”等核心技艺,切身体会“十年磨一剑”的匠人精神。如今,下寨英歌队中青年队员占比超过八成,人才驿站正通过持续的文化培育和技能培训,助力非遗技艺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在“留才”方面,为增强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和吸引力,人才驿站积极拓展“英歌+文旅”融合路径,推动设立“英歌体验点”,吸引游客参与互动,提升文化体验感。同时,驿站支持实践团开展文创设计与新媒体传播,将“720度转身”等动作元素转化为表情包、短视频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非遗从乡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在“用才”方面,人才驿站注重发挥青年才智,鼓励实践团成员围绕慢板英歌进行创意发散与内容生产,协助其完成影像记录、IP设计、传播策划等工作,真正实现“智汇乡村、文创落地”。通过校地合作,不仅提升了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和影响力,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创新动能。
未来,占陇镇人才驿站将继续发挥“引育留用”一体化职能,深化与高校、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人才对接平台与文化创新舞台,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慢板英歌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