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培育“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新农人”队伍,全面提升船埔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8月8日,普宁市船埔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东莞市驻船埔镇帮扶工作队、东莞理工学院智慧农业团队赴船埔镇吉告村开展“新农人”无人机植保应用培训班。此次培训共有15名农业从业者、种植大户及青年志愿者参与。
上午理论培训在吉告小学进行。首节《无人机应用技术》课程系统介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传统人工植保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地形适应性差等问题,并强调植保无人机凭借作业高效、成本可控和精准管理等优势,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技术。智慧农业团队结合“农林植保服务”实际场景,详细讲解了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大面积农药喷洒、肥料播撒)、农业巡检(作物倒伏监测、大棚设施检查)等方面的应用逻辑,介绍了无人机与无人车“空天地”一体化作业模式的协同机制,并展现了无线图传系统在数据传输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进行的《无人机植保作业规范与维护》课程,从行业发展、技术原理到实操规范进行了全面解读。课程通过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无人机植保高效、低成本、精准环保的核心优势;解析了固定翼、多旋翼、混合动力三类无人机的核心系统与关键部件功能;明确了药液漂移防控的环境阈值、标准化作业流程及安全预案;细化了不同作物的药剂选择与飞行参数标准,同时强调了作业前中后的设备检查、应急处理、清洁保养及故障排查要点,为无人机植保规范作业与设备维护提供了系统指导。
下午实操演示环节在杨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田间基地举行,由东莞市捷立特智能科技专业飞手团队全程指导。培训现场,飞手团队首先示范了设备检查要点,涵盖高循环锂电池管理、机身结构检查及喷粉罐等挂载设备的调试流程,并强调了起飞前环境评估、禁飞区域识别、应急降落预案等安全操作规范。在实操演示中,无人机预设农业植保航线后自动起飞巡航,通过无线图传技术实现实时图像回传,精准完成模拟农田喷药、肥料播撒作业,展现了稳定的低空飞行能力与挂载设备控制精度。针对学员提出的地形适应性、药剂用量调控等问题,技术团队逐一解答,并结合专业飞手团队的实战经验,分享了复杂地块作业的优化技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能够高效精准完成农药喷洒、播种、施肥等作业,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此次无人机技能培训聚焦农业实际需求,开设的植保课程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涵盖了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农药知识、飞行操作技巧、植保作业流程与规范、后期维护等多个方面,通过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参训学员明晰理论技术转化为实际效益的路径,更好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智慧农业转型。
下一步,船埔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政企校”协作机制,围绕本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壮大“新农人”培育队伍,持续推广先进技术转化应用与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精准化管理水平,着力营造 “学技术、用技术、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船埔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